生活中因拆迁征收引起的纠纷越来越多,征收人为了维护征自己的利益,据理力争,努力收集各方证据。但由于普通大众缺乏法律知识,在收集证据中经常收集不准确,导致诉讼路上走了很多弯路。针对这一问题,北京中恒信律师事务所郭稳波律师就为大家解析,拆迁纠纷中,如何收集证据才对被征收人有利。
一、收集相关证据材料的途径
1、通过政府信息公开
一般情况下,在征地拆迁开始就需要学会收集证据,也就是说从看到拆迁公告开始就需要做好收集证据的准备了。
如果征收方发布了拆迁公告,那么就需要对拆迁公告、补偿安置方案等文件进行拍照、留证,如果征收方没有发布拆迁公告,被征收人可以通过向相关部门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获取。
2、拍照、录像
通过政府信息公开获取征地文件等信息之后,接下来,被征收人就需要对房屋里外结构进行拍照、录像,留证,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倘若房屋被征收方在未经过自己同意,未经法院允许的情况下强制拆除了,那么我们在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时,法院可以很直观地了解房屋的具体情况,以便作出合理的赔偿判决,自己也不会吃亏。
3、实地调查、走访
在发生拆迁问题的时候,建议被征收人可以在专业律师的帮助下启动法律程序。一般情况下,律师在介入案件之后,会实地走访、调查案件情况,并指导被征收人收集相关的证据材料,然后根据实地调查的情况以及当事人提供的一些文件材料,分析案件的具体情况,具有针对性地提起行政诉讼。
二、被征收人需要收集的证据内容
从上述的一些内容中,其实我们已经知道,被征收人要收集的证据主要有土地征收预公告、土地征收公告、房屋征收决定、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房屋照片、录像,强拆之后的照片、录像以及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土地现状调查表以及房屋所有权证、土地使用权证、租赁合同,各种缴费票据、购买水、电费的票据、营业执照等。
除此以外,还有房屋被强拆之后的报警记录、录音,拆迁补偿款发放情况等证据。
三、法律依据
依据《行政诉讼法》规定,证据主要包括(一)书证;(二)物证;(三)视听资料;(四)电子数据;(五)证人证言;(六)当事人的陈述;(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只有以上证据在经过法院审查属实之后,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