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会饮酒本是一种增进情谊、活跃氛围的社会交往行为,但若过量饮酒、处置失当,原本热闹的相聚也可能酿成悲剧,引发纠纷。近几年来,亲朋好友聚餐酒后出现意外,最后对簿公堂的新闻不胜枚举。那么,共同饮酒人之间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注意及救助义务?本期内容,中恒信律师事务所杭州分所丁天梓律师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侵权法上的违法行为包括作为的违法行为和不作为的违法行为。当行为人对他人负有特定的作为义务而未履行的,构成不作为的违法行为。对他人的特定法律义务主要来源有三种:一是法律的直接规定;二是职务上或者业务上的要求;三是行为人的先前行为。
聚会饮酒是一项日常的社会交往活动,参与者因共同饮酒行为可能陷入醉酒、酒精中毒等致使其人身或财产遭受损害的危险境地,此时,共同饮酒人基于共同饮酒的先前行为对醉酒人负有合理注意义务,如因过错未尽到上述义务,应依法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从司法实践来看,该义务通常包括:共饮时,共同饮酒人应提醒其他同饮人适量饮酒,不得强行劝酒、罚酒;共饮后,共饮人应注意是否有人出现醉酒或其他身体不适的情况,如出现上述情况,有义务进行救助,如劝阻酒驾、送医就诊、联系家属、安全护送等。
当然,如果共同饮酒人虽然未尽到相应注意义务,也不意味着共同饮酒人即应对全部损害结果承担赔偿责任,就共同饮酒人的责任认定,应综合考虑饮酒人自身过错及各自行为对损害后果的原因力。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饮酒人应知晓其自身身体情况和酒量,在未有证据证明共同饮酒人存在强行劝酒、罚酒的情况下,对自身放纵饮酒行为负有主要责任。
为更好平衡社交自由与权益保护,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丁天梓律师提醒大家:
饮酒者应量力而为。饮酒者自身应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有最高的注意义务,在自身酒量、身体状况允许的范围内秉持“适度饮酒”原则。
同饮人间应相互照顾。共同饮酒人应摒弃赌酒、斗酒、强行劝酒等陋习,在发现共饮人过量饮酒时应及时提醒、有效劝阻。
对醉酒者应妥善处置。同饮人对醉酒者负有帮扶、照顾、护送义务,如劝阻酒驾、安全护送并交由家属照顾等,当醉酒者出现明显身体不适时还应及时送医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