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40-0988

新闻资讯
NEWS
首页 > 新闻资讯 > 债权债务
400-0400-988
联系电话(节假日无休)
服务时间:9:00-18:00
联系邮箱:zhxlvsuo@163.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兆泰国际中心C座4层,12层
中恒信律师 | 杨万勇律师:辨析民间借贷中出借人的八大风险(下)

民间借贷对于缓解国家借贷资金不足的矛盾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诸多原因,越来越多的民间借贷成为民事纠纷,甚至刑事案件。为将风险降到最低,作为出借方,也是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的。北京中恒信律师事务所杨万勇律师结合司法应对及审查要点,梳理解读了民间借贷中出借人的八大风险,供大家参考。

 

五、现金给付的风险

风险提示:《新规》第十六条规定:“原告仅依据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已经偿还借款的,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存续承担举证责任。被告抗辩借贷行为尚未实际发生并能作出合理说明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借贷金额、款项交付、当事人的经济能力、当地或者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当事人财产变动情况以及证人证言等事实和因素,综合判断查证借贷事实是否发生。”

防范建议:对于大额借款,杨律师建议出借人通过自己名下的账户直接汇款至借款人账户并备注“借款”。此外,如果借款人指定他人账户接收借款,则应在借款合同或者借条中详为注明代收款人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以及账户。

 

六、涉嫌刑事犯罪的风险

风险提示:《非法放贷意见》明确将违反国家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定性为非法经营罪。这里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是指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包括单位和个人)以借款或其他名义出借资金10次以上。

防范建议:作为债权人也需要及时了解相关法律政策,提高警惕,避免涉足频繁向陌生人放贷、套取银行信贷资金、高利放贷等可能涉嫌违法犯罪活动。

 

七、暴力催收的风险

风险提示:在催讨借款的过程中,有些当事人可能也会通过一些过激手段索债。有些非法拘禁刑事案件,起因就是当事人因多次催讨欠款无果而强行入住债务人家中并限制债务人的人身自由。这个案件虽然辩护效果较好,当事人最终被判处缓刑,但终究还是留下了刑事犯罪记录,令人叹息。
防范建议:即使是对于合法债务,债权人也不能以侵害债务人合法权益的方式催讨,否则也有可能在不理智之下涉嫌非法拘禁、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刑事犯罪。

 

八、被认定为职业放贷人的风险

风险提示:《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规定,同一出借人在一定期间内多次反复从事有偿民间借贷行为的,一般可以认定为是职业放贷人。如果被认定是职业放贷人,后果有三:一是可以要求借款人返还本金,但利息只能按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计算;二是会受到税务部门的严格征税管控;三是被审查是否涉嫌“套路贷”、虚假诉讼、非法经营等违法犯罪。
防范建议:出借人应避免涉嫌职业放贷人的行为,在起诉维权时,也需对各地法院出台的职业放贷人认定标准有所了解,妥善选择管辖法院,避免在同一法院频繁起诉。

扫码咨询